首頁 > 動態資訊
江蘇省南通市:堅持因地制宜 持續推進經濟發達鎮改革
發布時間: 2021-01-19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委編辦 
 

自2010年江蘇省啟動省級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以來,南通市緊緊抓住改革契機,牢牢把握改革方向,突出系統思維、問題導向、典型引路,全面推行“1+4”基層治理新模式,先后有如皋市長江鎮、啟東市呂四港、海安市曲塘鎮、如東縣洋口鎮、通州區川姜被確定為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基本形成了“集中高效審批、強化監管服務、綜合行政執法”的基層政府治理架構,加快建設特色鮮明、產城融合、充滿魅力的現代化新型城鎮,探索形成具有南通特色的改革路徑。

一是以整合行政資源為重點,實現機構瘦身、體制轉型。整合組織架構。結合此次基層“三整合”改革,堅持精簡統一高效的原則,推行行政事業機構整合設置,將原有內設“七站八所”職能科學分類,整合歸并到新設置的“一辦七局一中心”的扁平化組織架構,以為民服務中心、綜合行政執法局作為鎮街兩大“前臺”,以其他職能機構作為“后臺”,形成“前臺為群眾服務、后臺為前臺服務”的格局,實現由“多頭行政、碎片政府”向“簡約治理、整體政府”的轉變。深化鎮街事業單位改革,將鎮街所屬的其他事業單位整合設立鎮街綜合服務中心。通過改革,機構數量精簡44.4%。整合人力資源。充分利用現有人員編制,全面打破行政事業界限,實行行政事業人員統籌使用、分類管理,按實際崗位納入年終目標考核體系實現“同崗同獎”。 采取“競爭上崗、雙向選擇”機制,從全鎮干部中選拔中層人員,大力充實重點崗位、重點部門人員力量,把有限的機構編制資源向服務發展、服務群眾方向傾斜。優化考核激勵制度,對上崗人員實行績效考核,將工作實績與提拔任用、評優評先、工資福利掛鉤,提高工作人員積極性。完善干部交流與人才引進機制,形成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的良性循環。整合三大平臺。整合基層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職責,組建為民服務中心,將公安、民政、人社、自然資源、市場監管等縣直部門設在鄉鎮的服務窗口和供水、供電、供氣等民生服務窗口全部進駐為民服務中心,納入統一管理,深化審批流程再造和政務服務創新,建立完善辦事指南和工作規程,實現“一口受理、一窗通辦、集成服務”。以市容市貌、環境衛生等為重點,相對集中城市管理、市場監管、生態環境、安全生產等領域全部或部分行政處罰權,整合縣鎮兩級現有執法力量資源,組建綜合行政執法局。綜合行政執法局以鄉鎮名義開展綜合行政執法工作,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整合黨的建設、網格化管理、數字城管、審批服務、“政務12345”、應急管理等信息資源和事項數據,組建鎮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全面落實縣級相關部門、鄉鎮指揮調度相關職責,鄉鎮指揮調度具體工作由鎮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承擔,鄉鎮相關職能部門進駐指揮中心,構建上下對應、縱橫協調的工作體系。

二是以推進權力下放為核心,實現政府強身、發展轉型。擴大行政管理權限。按照“能放則放”和“按需下放”相結合的原則,在逐條梳理縣一級行政權限的基礎上,采取直接授權或依法委托等方式,重點擴大經濟發達鎮在項目建設、城市管理、民生保障、安全生產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權限,依法賦予其縣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解決試點鎮責任大、權力小、權責不對等的問題。如皋市先后分三批將13個部門的1310項行政權力賦予長江鎮。啟東市將25個部門的518項事權賦予呂四港鎮。通州區采用“確認”和“交辦”賦權方式,向川姜鎮賦權行政審批事項32項、行政處罰事項265項。如東縣洋口鎮結合自身化工產業集中的特點,承接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建設行政管理等方面的330項行政處罰類權限。海安市根據曲塘鎮的工作實際和承接能力,梳理形成賦權事項清單,包含行政審批與公共服務類98項、行政執法類176項。建立清單管理制度。全面梳理試點鎮政府行政審批、行政執法和公共服務等事項,制定并公布鎮政府責任清單、行政權力清單、行政審批事項清單、便民服務目錄清單、收費目錄管理清單等“五張清單”。同時,在編制清單的基礎上,聚焦基層反映比較集中的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城鄉建設、應急管理、市場監管、安全生產等重點領域,制定屬地管理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清單,進一步厘清縣、鎮兩級權責邊界,形成了邊界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運轉高效、依法保障的政府職能體系。落實配套扶持政策。注重統籌推進經濟發達鎮各項改革,賦予相同的土地、建設、財政、金融扶持政策,形成改革合力。如皋市積極支持長江鎮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及農村土地占補平衡,穩妥推進土地雙整治,盤活存量土地資源,同時保障長江鎮財力分配高于如皋全市平均水平,土地出讓金除上繳中央、省和按規定扣除相關費用外,其余均留給長江鎮。啟東市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用地計劃指標,單獨切塊由呂四港鎮統一安排項目,呂四港鎮通過土體整理、宅基地整治、工礦廢棄地復墾等所得到的指標全部留給本鎮使用,對呂四港鎮實行“分類管理、核定基數、超收分成”的財政管理體制,在財政收入超收返還、規費和土地出讓金留成等方面向呂四港鎮傾斜。海安市在財政結算體制上,明確曲塘鎮民營經濟地方稅收分成比例比其他一般區鎮高7個百分點,每年可用財力增加6%左右。如東縣鼓勵各類金融組織在洋口鎮設立分支機構和服務網點,鼓勵洋口鎮發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農村金融組織,引導金融機構對洋口鎮的信貸支持力度。川姜鎮探索擴大村(居)自主管理權限,由鎮政府與村(居)協商簽訂“一攬子”協議書,將鎮政府行政管理中的事務性、輔助性、公益性工作逐步轉移、授權、委托或者外包給村(居)承擔,推動社區治理方式創新。

三是以創新運行機制為牽引,實現基層健身、治理轉型。打造市域治理中樞。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縣鄉三級指揮中心,明確 “智能搜索、監測預警、分析研判、聯動指揮、行政問效”五大核心功能和“全覆蓋、綜合性、實時化、能預警、可追溯”五大原則,實現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的集成指揮。在全市96個鎮街完成指揮中心場地建設,按照“1+9”模塊要求完成軟件設計并全面上線運行。創新創優政務模式。按照“統一功能定位、統一服務場所、 統一設施設備、統一服務模式”原則,推動縣直部門基層服務窗口進駐鎮街為民服務中心。洋口鎮梳理82項行政審批與公共服務事項全部納入便民服務窗口,行政審批人員全部集中辦公、集中管理、統一考核。川姜鎮在對32項承接事項辦理條件與辦理流程格式化改造基礎上,變“分類窗口”為“綜合窗口”,構建“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服務模式。長江鎮和呂四港鎮73個村(社區)全面設立便民服務站點,推動便民服務事項向村(社區)延伸。以建立“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為目標和方向,依托江蘇政務服務網,將經濟發達鎮全部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進入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加快政務信息數據資源互認共享,打通信息孤島,推進基層服務網點與網上服務平臺無縫對接。建立代辦幫辦隊伍,開通24小時“不打烊”自助服務,全面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探索綜合執法新模式。圍繞推動市域治理現代化走在前列的目標要求,以市縣鄉三級指揮中心為依托,以權責清單為依據,以數據資源為支撐,以執法隊伍為抓手,以網格監管為基礎,以配套機制為保障,建立健全綜合行政執法職能體系、情報體系、指揮體系、隊伍體系、制度體系,探索建立“大數據+指揮中心+綜合執法隊伍”新模式,推動執法能力大提升、執法流程大優化、執法體系大融合。加強網格治理力量。根據人口規模適度、服務管理方便、資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對齊全的原則和“全要素”定位,統一劃分設置綜合網格,將黨的建設、社會保障、平安穩定、應急管理、安全生產、生態環境、城市管理、社會救助等工作納入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范圍,實現“多網合一、一網管理”。在全市網格已基本劃分明確的基礎上,出臺《關于整合部分基層輔助力量進網格健全完善網格工作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將縣鄉兩級公安、民政、人社等部門的輔助人員按照“應整盡整”原則全部下沉整合進基層網格,把網格員的各項經費列入市鎮兩級年度財政預算專項資金,提高網格員薪酬待遇,績效工資按照考核等次確定。建立健全巡查走訪機制、任務流轉機制、考核獎懲機制等網格化管理服務機制,著力提升鎮村治理精細化、實效化水平。

 
 
聯系我們
江陰總部
聯系電話:0510-86417115
總部地址:江蘇省江陰市長江路169號匯富廣場7樓

無錫子公司
聯系電話:0510-83207894
無錫子公司地址:江蘇省無錫市惠山經濟開發區清華創新大廈A1110

常州子公司
聯系電話:0519-83635683
常州子公司地址: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創意產業園D座4樓426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版權所有:江蘇領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蘇ICP備12058031號

蘇公網安備 32028102001206號

蘇公網安備 32028102001204號

蘇公網安備 32028102001205號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