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宿城區屠園鎮張稿村,一顆小小的洋蔥見證了基層法治的力量與溫度。
為增加貧困農戶收入,該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種植洋蔥等果蔬。為了保障各方合法權益,村法律顧問肖二平挨家挨戶普及法律知識,幫忙把關合同。去年受疫情影響,洋蔥大量訂單遭退訂,肖二平又主動與購貨方交涉,簽訂“繼續履約、分期付款”補充協議,幫助農戶渡過難關。
近年來,江蘇持之以恒推進法治江蘇建設,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社會治理領域開展生動實踐,探索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法治路徑。
依法防控 筑牢戰“疫”銅墻鐵壁
抗疫,既是與病毒較量的一場大戰,也是對我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去年2月14日,疫情防控緊要關頭,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印發專門文件,明確提出加強相關法規制度保障、加大執法司法力度、強化法治宣傳法律服務等15項具體舉措,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對疫情防控期間重點執法領域執法工作下發指導意見,要求優先辦理涉疫違法犯罪案件,對抗拒疫情防控、暴力傷醫、制假售假等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從嚴從重追究法律責任;各地也出臺了一系列有關病例發現、救治、公共場所管理、保障經濟發展等法規。為了防止法規“跑偏”,我省還對新法規逐一進行合法性審查,堅決杜絕“奇葩文件”“任性規定”。
讓公平正義不因疫情止步,我省力推網上訴訟服務。省高院研發全國首個庭審小程序“互聯網開庭”,實現“指尖訴訟、網上解紛”。去年2月20日,常州市天寧區人民法院網絡直播開庭審理葉某拒絕防疫檢查、毆打志愿者一案,當庭以尋釁滋事罪判處葉某有期徒刑八個月。高效審判、司法公開的做法得到各方點贊。
法治力量,就是要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我省推動公共法律服務進網格,組織法治體檢“四進四送”活動,走訪企業4.6萬家,提供法律服務2.6萬余次,受理涉企矛盾11.46萬件,讓企業和群眾在家門口享受精準法律服務。
法治為本 夯實基層共治善治之基
“大家關于環境‘門前三包’的意見很好,但其中有些與現行法律法規不一致的地方,我來給大家解釋一下……”日前,在徐州市馬莊村村務會上,全程旁聽的法律顧問董兆強對該村“新村貌”建設提出法律意見。村集體的大事都要上“援法議事會”,事前問問專業法律顧問意見,事后有法律顧問全程監督。“沒事普法、遇事講法、有事用法”,成為我省基層法治建設的一個微景。
加強法治鄉村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法治江蘇建設的基礎性工作。繪就基層治理“同心圓”,我省將推進基層自治、法治、德治,作為法治鄉村建設的著力點,出臺全國首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標準化指南,在全省4900余個村(社區)推行基層“援法議事”活動,推動“法律明白人”覆蓋所有基層治理網格,全省建有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71個,建成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0584個,持續強化和提升基層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處理事務的意識和能力。
目前,全省共活躍著1萬多名像董兆強這樣的村(居)法律顧問,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化解矛盾糾紛、開展法律講座、起草法律文書等服務。不僅如此,我省不斷完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實現省、市、縣、鎮、村五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全覆蓋,建成1637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此外,還率先建成熱線、網站服務平臺,12348法律服務熱線實現“7×24小時”全天候響應,12348江蘇法網依托后臺4萬律師等資源實現“一秒下單、6秒響應”,日均服務量達到2000件次。
繼去年省政府把“加強基層法律援助”納入“十項民生實事”,今年,村(社區)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法律援助覆蓋范圍拓展工程等繼續列入我省民生實事。隨著“法治惠民實事”持續推行擴容,“隨時隨地隨身”的優質法律服務,將更多更公平惠及群眾。
法智相融 加速基層治理現代化
百億量級數據動態集聚、4000余家?;菲髽I和車輛全流程監管、十萬多路監控視頻實時展現……在南通市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一張藍色屏幕統攬全城,數字飛速跳動更新,清晰勾畫出整個江海大地的“生命體征”。
作為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南通賦“智”于治,打造“一個中心管全域、一個號碼管受理、一個APP管服務、一個網格管治理、一個平臺管監管”的動態實時治理體系,一旦城市出現突發情況,指揮平臺可以及時下達指令到具體執行部門,迅速處理。
“法治”與“智治”碰撞,為基層現代化治理按下“加速鍵”。通過率先探索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我省不斷優化法律服務資源配置,推動法律服務產品創新和法律服務方式變革,法治江蘇建設也有了更多新鮮動力。其中,“江蘇微解紛”平臺推動全省所有駐法院人民調解工作室、律師工作站的人民調解員和值班律師入駐平臺,在線調解,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節約司法資源。去年,全省僅人民調解化解各類糾紛160余萬件,96%的基層法院實現案件總量下降。“以前類似房屋租賃合同這類糾紛,走訴訟程序至少要15個工作日,通過‘江蘇微解紛’平臺,小半天時間就能搞定。”南京市雨花臺區人民調解員宋學元說。
創新治理,匯智聚力。我省還研發了法律服務一體機、智慧小司機器人、區塊鏈公證、互聯網仲裁等法律服務產品,實現資源跨地域共享、服務跨領域聯動,為法律服務真正從法治層面延伸到基層治理提供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