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嵩明縣小街鎮綜合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作為全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之一,小街鎮緊抓擴權賦能強縣改革機遇,依托“一個中心”建設,搭建滿足便民需求、企業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在全方位深化政務服務便捷化、數字化改革的同時,讓便民服務、政務服務、黨群服務從“碎片化”轉變為“一體化”,群眾、企業辦事從“找多個部門”轉變為“找一個窗口”,更好、更便捷地服務企業和群眾,確保下放的權力接得住、用得好。
“一扇門”辦“百家事” 群眾辦事不出街
“你好,需要辦什么業務嗎?”9點一過,綜合服務中心“熱鬧”了起來。
走進小街鎮綜合服務中心,進門左右兩邊的電子大屏上實時更新著排隊時間、辦結效率、窗口滿意度等多個數據,新建設的辦事大廳讓人眼前一亮。“試運行1個月,已經辦結3500件,每天辦件的數量是過去的好幾倍。”嵩明縣小街鎮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李亞娟看著大屏上實時變動的數據說道。從辦公空間不足200平方米,到現在1100平方米的辦事大廳,14個辦事窗口,這幾個月在大家共同的努力換來了全鎮綜合服務的精準供給和便民利企。
小街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的“一個中心”建設,即搭建一個中心”審批新平臺。目前,“中心”整合便民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民生服務中心、營商服務中心四個中心的功能,融合黨建、社保、民政、計生、文化、農林水畜牧、村建、招商職能職責,公安戶政、稅務、市場監管事項也入駐其中。在推動綜合服務流程革命性再造的同時,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建設內容全覆蓋、服務全方位、事項全程辦的網上服務中心,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打通橫向部門間、縱向層級間碎片化的信息孤島,特別是在市、縣政務服務管理局的指導和幫助下,讓我們構建全鎮、全縣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體系,實現綜合窗口受理、網上審批、綜合窗口出件。”小街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辦事窗口的設置上,小街鎮綜合服務中心設有2個綜合窗口和12個專門窗口,進駐的部門由原來的11個部門精簡為6個部門。“少了進駐部門并不是增加群眾、企業的辦事成本,而是把事項整合,在跨部門之間實現‘一窗通辦’。”李亞娟說。
群眾滿意,是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的動力。以此為初心,小街鎮綜合服務中心在日常服務中去“粗”取“精”,在具體服務中實現即時感知、主動服務、高效運行。
“這新大廳辦事好找又寬敞,辦事還快。”小街鎮哈前村村民趙建申一邊對照著《一次就好辦事服務指南》上的辦事流程,很快找到了辦事窗口。不到10分鐘,趙建申的養老保險申領就辦好了。目前,小街鎮綜合服務中心推行聯動聯辦模式,推動時限、材料、環節和跑動次數“四個縮減”,各項辦事時限縮減1到2天,給企業、群眾帶來既有速度又有溫度的服務體驗。
數字賦能之下,小街鎮新型便民服務人人“觸手可及”。
“一窗式辦理”提效能 企業辦事不出鎮
作為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核心之一便是權力的下放和承接,目前,小街鎮已承接149項權力事項。“改革試點不僅要改作風,更要進一步增強服務經濟主體的能力。”小街鎮相關負責人說。因為小街鎮轄區內有13家規上企業,市場主體4200家,入駐小街鎮民營經濟園區的企業多達55家。所以149項權力放下來,怎么接得住、用得好?這對小街鎮來說是一場考驗。
“一窗辦理、一單告知、一次申報、一站辦結”,小街鎮以此為目標積極承接相關權力事項,嚴格規范相關制度,主動承擔相關責任,穩步推進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為提高辦事效率實現“快捷辦”,小街鎮綜合服務中心按照“壓時限、減環節、減材料”倒逼優化流程,對標對表先進,壓縮事項辦理時限,只為審批效率提質提速,促進下放事權行政效能最大化、政務服務便利化。“我們的兩個綜合窗口,涉及企業審批、落地及后續工作的所有事項都可以在這里辦結。”李亞娟介紹:“比如立項審批對于企業來說不僅是需要準備的材料多,因為審批環節多且嚴格,一般辦理的企業都要來回跑幾次?,F在審批權限下放,企業不僅不用跑縣里的相關單位,到這個窗口就能‘一站式’辦理。”
和“一窗辦理”協同推進全鎮營商環境優化的還有“全流程幫辦代辦”服務模式。在小街鎮,幫企業“跑腿”的不僅有經過嚴格業務培訓的綜合窗口的業務人員,還依托小街鎮機關青年人才黨支部推行的項目經理責任制,創新推出“你有需,我來辦”,派出項目經理靠前服務,一次性為企業準備好辦理材料,讓辦證、審核時間再減半。讓新承接的審批效能在“店小二”和業務人員的靠前服務中不斷提升,做到企業辦事不出鎮。
“稅務業務之前是要跑到縣里辦的,現在服務中心24小時自助服務機上就能辦。前幾天我們公司的勞務派遣許可證在當天就辦結了!”嵩明縣騰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解開選在小街鎮綜合服務中心以及“店小二”保姆式服務之下,感受了在小街創業的舒心、發展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