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政體制改革 > 改革探索
“濱江田園城鎮”走好基層善治之路
發布時間: 2022-08-18         來源:新華日報 
 

8月1日,太倉市瀏河鎮某面館業主通過“太倉一網通辦平臺”,同步申請營業執照、稅務登記、食品經營許可證等多個事項的注銷,當天就收到了電子版《市場主體“1+N”注銷綜合告知書》,成為蘇州市首個完成“1+N”線上注銷流程的個體工商戶。

全程不見面注銷,不僅豐富了太倉“1+N”注銷應用場景,也反映了瀏河鎮政務服務和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作為唯一一個既沿江又臨滬的全國重點鎮,自入選江蘇省第二輪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以來,瀏河鎮圍繞建設“全域旅游的濱江田園城鎮”總目標,持續推進改革創新,構建簡約高效的行政管理體系,以高質量改革助推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流程再造

讓政務服務更高效

在瀏河鎮行政審批局內,碩大的顯示屏上,政務服務數據分析平臺實時滾動更新,大廳各項業務的數量趨勢圖一目了然。截至目前,該鎮行政審批局行政許可、服務累計辦件量65.67萬件,按時辦結率100%,辦件滿意度99%。在行政審批局成立以前,每次辦理事項都要往市區跑,企業辦事人員對此深有感觸。

“受疫情影響,公司經營狀況不佳,想要注銷公司又覺得可惜,沒想到現在審批局還有‘歇業’制度,可以幫我保留市場主體資格,真是太好了。”瀏河鎮宏凱家裝服務部負責人陳先生感慨,只要在審批局市場準入這一個窗口遞交材料,當場就可以予以確認登記。這是瀏河鎮首家完成“歇業備案”的個體工商戶。

這一創新之舉,是瀏河鎮一絲不茍完成改革試點的有力佐證。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是簡單地擴機構、增人員,而是優化政府組織結構,流程再造,以“小政府”架構承接“大權力”,最終實現“大服務”。

瀏河鎮行政審批局在市場準入、投資建設、民生服務等三大領域行政許可服務事項深化“綜窗”改革,將服務事項及工作人員實現歸并,以人員統籌推進業務統辦,實行一類事項,一窗通辦,大幅提高行政服務效能。

在此基礎上,該局堅持“流程再造”,拓展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在市場準入綜合窗口新增“登記輔導”并聯環節,超前設置市場經濟主體登記輔導服務,減少無效操作,提高審核通過率。同時,市場準入“0.5天0費用”保持常態,企業開辦7個事項智能融合為1環節自動觸發、1次申報極速辦,開辦平均耗時壓縮至1小時內,讓企業“少跑路”。

“現在綜合窗口共承接180項行政許可、服務類權限,月均辦件近1萬件,由于地理位置緊鄰上海,我們有時也要辦理上海的事項。”瀏河鎮行政審批局局長周曄介紹。為此,審批局搭建長三角“一網通辦”平臺,將“跨省通辦”高頻事項由“承諾件”升級為“即辦件”。去年7月,瀏河鎮發出首張“跨省通辦”營業執照,用實際行動探索政務服務“滬太聯辦”新模式。

強化隊伍

讓基層執法更有力

炎炎夏日,在瀏河鎮富田工業園區內,多位執法人員正在張貼整改通知海報,并為富田公司和9家違法建設的當事人下達整改通知書。通過多方溝通協商,最終園內7萬多平方米的違法建筑將于8月底全面完成拆除,有效遏制違法建設和“散亂污”行為。

“這么大體量的違法建筑,短時間內從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到全面完成拆除,這放在以前是很難想象的。改革后,執法權限下放極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讓違法行為得到及時懲治。”瀏河鎮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葉友江表示。

一直以來,瀏河鎮深化推進綜合執法改革,建強執法“一隊伍”,落實裝備保障,完善體制機制,提高執法效率和質量。

整合執法力量,執法隊伍切實優化。按照“分片不分類”原則,以“4+2+X”模式劃分三支綜合執法隊伍開展片區執法,即4名執法隊員+2名輔助人員+安監、環保、市監等各類執法人員,行使水利、國土、住建、人社、城管、農委、衛計7個執法領域674項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限,打造全能型執法隊伍。

升級硬件設備,執法保障切實提升。行政執法平臺優化,全面整合了案件調查、案件處置、誠信監管、數據分析等模塊。建立了“雙隨機、一公開”和“雙推送”功能,配備視頻全記錄工作站、移動執法平臺、執法記錄儀,實現行政處罰線上全流程處置,執法過程網上全程監管,處理過程全程留痕、案件處置實時追蹤。除執法車輛外,配備輔助執法無人機,確保執法力量機動高效處置案件。

完善執法機制,精準執法切實強化。制定執法流程標準和規范,出臺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等制度,完善告知、聽證、陳述申辯、回避、聯合執法工作機制等并對外公布。

隨著綜合執法改革有效落地,目前,該鎮行政處罰累計辦件15020起,辦結率100%,執法案件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零發生”,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與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得到切實維護。

數據賦能

讓社會治理更“智慧”

高清顯示大屏上,轄區內各領域運行數據、主干道交通情況等一覽無遺;大廳中,坐席員輕點鼠標,對事件實行分派、跟蹤、反饋等。走進瀏河鎮集成指揮中心,一串串數據正在飛速匯聚,一樁樁動態正被高效處置。

該指揮中心深度集成經濟發展、農業農村、城鄉建設、社會治理等數據信息,形成“1+4+N”的功能架構,將現有數據高效、直觀地呈現出來,成為集“信息匯聚、指揮調度、分析研判”為一體的“智慧大腦”,為鎮區運行和應急事件管理提供決策輔助。

事實上,“大腦”高效運轉離不開網格員“地毯式”的數據收集和排摸。在瀏河鎮,不僅有穿著紅馬甲,在田間地頭巡邏的網格員,還有在高空24小時抓拍取證的“電子網格員”。作為經濟發達鎮改革的叩門者,瀏河鎮敢闖敢試,創新打造三維化治理網格,構建智慧型安全城鎮。

瀏河鎮將全鎮劃分為54個微網格,通過網格員的地面巡查,第一時間了解訴求、發現問題、化解矛盾。同時,在離地面約4.2米的位置安裝AI智能分析攝像機,捕捉識別占道經營、亂扔垃圾、車輛違停等各種違規行為,抓拍取證后回傳到指揮中心,并由系統交由綜合執法局處置。最后,離地面約80米的高空鷹眼是網格化巡查的“補丁”,可覆蓋全鎮68平方公里,彌補傳統人工巡查的視野盲點。

“目前,瀏河全鎮重點區域用于社會治理方面的監控攝像機約有500臺,AI智能分析攝像機的安裝超過了250臺,已形成55000多條案件線索,在保證執法證據的可追溯性、推動社會治理工作的同時,減少了執法力量的投入。”瀏河鎮集成指揮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為構建更為靈活的指揮調度系統,有效破解“信息孤島”難題,指揮中心對接蘇州智慧黨建系統、太倉安監系統等13個實時數據接口,疊加國土、建設等162個專題空間圖層,可調取信息達400萬條,信息數據在指揮中心和各辦局之間實現雙向推送,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參考,推動審批、監管、執法職能有效銜接,真正在經濟社會事務中發揮協調參謀、綜合指揮的“大腦中樞”作用。

“改革始終是進行時,圍繞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求,瀏河鎮堅持要素整合、機制創新,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體制機制支撐。”瀏河鎮黨委書記徐洪明表示,瀏河鎮將加快推進機構改革,激發內生動力,努力把瀏河建設成為社會秩序好、居民素質高、城鄉環境美的“濱江田園城鎮”。

 
 
聯系我們
江陰總部
聯系電話:0510-86417115
總部地址:江蘇省江陰市長江路169號匯富廣場7樓

無錫子公司
聯系電話:0510-83207894
無錫子公司地址:江蘇省無錫市惠山經濟開發區清華創新大廈A1110

常州子公司
聯系電話:0519-83635683
常州子公司地址: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創意產業園D座4樓426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版權所有:江蘇領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蘇ICP備12058031號

蘇公網安備 32028102001206號

蘇公網安備 32028102001204號

蘇公網安備 32028102001205號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