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國家發布的25個經濟發達鎮試點中,江蘇省占4個,相關政策發布后,江蘇省積極探索改革方式,付諸實踐,于2017年發布關于深化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工作的意見,并確定30個鎮開展新一輪的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推行“不見面審批”模式,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一次不跑、事情辦好”正在全省多個領域成為現實。
其中江陰徐霞客鎮成功打造了經濟發達鎮改革2.0版,作為基層治理先進樣本被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法治發展報告藍皮書收錄,并吸引了國內各大經濟發達鎮前來參觀學習。
在2012年國家發布的25個經濟發達鎮試點中,江蘇省占4個,相關政策發布后,江蘇省積極探索改革方式,付諸實踐,于2017年發布關于深化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工作的意見,并確定30個鎮開展新一輪的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推行“不見面審批”模式,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一次不跑、事情辦好”正在全省多個領域成為現實。
其中江陰徐霞客鎮成功打造了經濟發達鎮改革2.0版,作為基層治理先進樣本被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法治發展報告藍皮書收錄,并吸引了國內各大經濟發達鎮前來參觀學習。
浙江省推行“最多跑一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并取得顯著成效,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肯定。2018年浙江省將大力推進“最多跑一次”事項標準化、全覆蓋,持續深化“一窗受理持續”改革,優化各類便民服務網點的空間布局,著力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共享,加快企業投資項目“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進商事登記便利化,并對以上實施全面監管。
上海市按照中央部署,不斷加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力度,作為“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推進優化政府效能等一系列舉措,積極推行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大力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 建立一網通辦行政審批模式,在全市范圍內推行網格化城市管理,致力于打造“智慧城市”,于今年內實現市區兩級企業審批和服務事項90%以上全程網上辦理或“最多跑一次”。
擁有兩個國家級試點鎮,以促發展、促治理、促和諧為目標,開展以加強基層政權建設。2013年開啟“百鎮建設試點行動”,2018年在省政府第8次常務會議上確定成都花源鎮、攀枝花格里坪鎮、自貢成佳鎮、瀘州九支鎮、德陽孝泉鎮、綿陽蘆溪鎮等32個鎮為全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根據中央發布的《實施意見》,把基層一線迫切需要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164項權力下放試點鎮,同時通過實施崗位與編制適度分離等制度,積極探索“互聯網+政務服務”等工作,讓基層群眾享受到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務。
根據中央下發的文件積極推新經濟發達鎮改革,擁有8個省級和2個國家級經濟發達鎮。其中,下塘鎮在五年來的發展中,試點工作成效明顯。在行政審批方面,開展“證照分離”推行審批便民化服務,讓群眾更有“獲得感”,在綜合執法方面,加強信息共享,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調整設立綜合執法機構,市場監管局,完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
廣東省結合鄉鎮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出臺了簡政強鎮事權改革指導意見,在抓好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東莞市長安鎮三個中央編辦確定試點鎮改革的同時,選擇佛山順德區容桂街道,莞市塘廈鎮,石龍鎮等輻射帶動能力突出的鎮街開展試點。東莞、佛山市結合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分別下放287和353項事權,賦予經濟社會發展所需權限。計劃到2020年,特色小鎮將成為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精而美”、機制“活而新”的省級特色小鎮,成為廣東省新的經濟增長點。
擁有兩個國家級經濟發達鎮改革試點,2012年確立4個依托電子政務平臺加強縣級政府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試點單位,創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結合“簡政放權”政策轉變政府職能,2018年推進“證照分離”方案,破解群眾辦照容易辦證難的處境,建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深化“互聯網+放管服”改革工作。